close

前文提到過,10年前持有過這台車將近4年,開了將近8萬公里,對此車正常應有的表現,會有比較直觀的經驗,包含引擎輸出、變速箱跳檔、底盤回饋、行駛路感....等,除了少數駕駛人本身對於車輛的反應比較敏感,或者在學業、工作上,從事相關行業者;對於駕駛經驗以日系國產車為主的駕駛者來說,是很難去比較一台正常的雙B,和異常雙B之間的差異。

 

這也是許多潛在車主,遲遲不敢入手一台雙B的主因,特別是年份十年以上的老雙B,經常會被蓋棺論定的方式,加上錢坑的印記。

 

開這個部落格,除了和眾車友分享交流外,也是記錄我們在檢測和整理一台老B的回憶錄,另外也讓大家能更公開的了解,整理一台老B的費用並不如外界所想的燒錢,當然前提是你必須找到一台大體上健康的車,以及利用自身的經驗Know-How,正確的排查故障原因,並對症下藥的解決問題。

 

ok,閒話不多說,回到主題,一台底盤健康正常,原廠設定下的e46,我經常這樣形容它:犀利中帶一點神經質,激情中帶一點狂野。嚴格來說,e46的原廠底盤設定,我不覺得應該用沉穩來形容它,過彎切車時犀利精準,行經坑洞的清晰路感,加上方向盤的輕微拉扯,伴隨而來是後輪的小躁動,這就是e46,一台讓你腎上腺素經常分泌的熱血份子。

 

 

底盤的共鳴/異音,在一般轎車上,通常以幾種為主:


1.摳摟摳摟的類金屬敲擊聲:通常是三角架鐵套或避震器上座,破損或者退化。兩者一上一下,有經驗的底盤技師,一般不太會錯判。

2.喀喀或乖乖的類橡膠撞擊聲:通常是李仔串(連桿)/和尚頭,或防傾桿橡皮破損造成。前兩者,一般雙B只需要頂高就可以看到,除了頂高,也可以用手去拉動測試間隙狀況,也屬於不太容易誤判的部分。而防傾桿橡皮就得看車輛底盤設計的方式了,有些車種的防火牆包裹範圍較大,可能看不到,或者只能看到部分狀況,必須靠經驗以及大量的交叉測試去判斷。但以上三者,在7年以上的雙B非S/7系四門房車上來說,零件費用並不高,拆裝工資也不算太高,也有車友會做預防性更換。

3. 過坑洞、不平整路面或大幅度轉向,發出咕嚕咕嚕聲:通常是避震器本體漏油。

4. 固定速域會發出共鳴聲或者轟轟聲:輪胎跳化或變形。此類異音的特徵不一定,但相同點是<固定速域>,一般是時速90~120之間較明顯,低於或高於這個時速段,聲音就會慢慢消失(不一定是這個速域,但共同特徵是發聲在一個固定速域範圍內)

5. 隨時速增加,因量持續增加的嗡嗡或轟轟共鳴聲:一般常見的是輪穀軸承變形(失真圓),少數會是傳動軸(落地軸)萬向接頭老化,今天在我們這台E46上,發生異音的就是落地軸(後差速器到羊角中間的傳動軸)。

 

一開始路測,懷疑的方向以輪胎跳花為主(相對比較常見),但經反覆測試,異音有隨轉速持續加大的情況,故轉為懷疑軸承老化;購買零件後到修配廠進行拆裝檢查的同時,意外發現落地軸萬向接頭嚴重的老化,為了一勞永逸,決定同步更換全新軸承(瑞典品牌義大利生產的副廠件),以及台灣翻修整理的落地軸。

 

這邊特別說明一下,為何會建議第一台進口車選擇雙B,原因除了歷史久牌子老,相對更精確的底盤設計和安全性,主要考量點還有市佔率,雙B在全球大部分的主要高級車市場,至今仍然是主流,當一個現行車款有足夠的銷售量支持時,各式各樣的售後零件,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性,這個對於一位二手車主來說,是必須且優先要考量到的,玩車/開車除了要有愛之外,也必須考量到現實的條件。

 

這是拆下胎圈,卸除碟盤和內鼓煞的右後輪穀照片,圖片最中央的就是落地軸軸心,包覆軸心的就是後輪軸承(Bearing),俗稱北阿令古/麥啊令古,而中央外圈帶一點銀色的,就是輪穀Hub,俗稱哈姆/哈浮。有些車種要更換軸承,必須連同Hub一起更換,而E46的後輪則是可以單獨更換軸承。(E46的前輪,就我所知就必須連同Hub一起更換)

 

20181103_134903.jpg

 

 

這是整隻右後羊角卸下來的照片,E46更新後輪軸,是有特工可以不拆羊角直接逼出軸承的,但此方法存在一定風險性,如果軸承年久未換,可能有部分咬死,整個Hub有可能會因為受力不均產生變形,所以我們選擇相對正統的更換法,拆下整隻羊角,交給油壓逼台或車床處理。

 

S__1761288.jpg

S__1761289.jpg

 

 

下面兩張是更換軸承後的羊角照片,第三張是更換後的軸承與被更換的舊品,同場加映。

 

S__1761290.jpg

 

S__1769477.jpg

S__1769479.jpg

 

 

關於落地軸的萬向接頭,下面有新舊品的影片比對,眾車友們可以參考:

     

 

    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閣 的頭像
    B閣

    B閣

    B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